錦衣殺

第200章

字數:2854

發佈時間:2024-11-11 15:14:45

  陸珩眼睛都不眨地罵傅霆州,大肆公報私仇,王言卿沒忍住,輕輕笑了。


  她並不是生氣自己好心幫忙,別人卻不信她。她隻是看到傅霆州那麼驚訝,心裡替自己不值。過往十年,今日他才發現她的不一樣,如果王言卿沒有墜崖、沒有失憶,他是不是一輩子都覺得理所應當?


  善解人意,溫柔懂事,解語花……呵。


  王言卿心情低落,見到陸珩也沒法立刻熱絡起來。但陸珩見縫插針地在她面前擠兌傅霆州,為了貶低傅霆州什麼詞都敢用,她突然覺得無所謂了。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現在她的夫君是陸珩,還在乎以前做什麼?


  王言卿說:“行了,我並沒有介意你們懷疑我。他是主帥,所有功過都算在他身上,驟然聽到對手的兵力部署,想再確定一下無可厚非。”


  她說到一半,感覺陸珩的手指鎖緊,夾得她指根都痛了。陸珩意味不明,問:“卿卿,你在替他說話?”


  “我沒有,說句公道話而已。”


  很好,陸珩原本是怕王言卿心裡不痛快,現在王言卿沒事,他心裡倒極其不痛快了!


  ·


  陸珩連著殺了兩個高官後,南直隸再沒人敢和總督對著幹。傅霆州金臺島大捷,像一劑強心針注入眾人心中,軍隊中士氣大振,官場上也沒人再說喪氣話了。


  也可能是不敢。有主和意向的官員陸續因為意外離世,眾人都不是傻子,看看死掉的那些人,再看看待在南京陪嬌妻遊山玩水的陸珩,誰還敢唱反調。


  陸珩敲山震虎後,官場風氣一清。高層沒人撐腰,軍隊也很快安分下來。戰場上怕的不是失敗,而是軍心動搖,傅霆州趁機將原來的隊伍打散,重新編隊,並且在民間招募善鬥的民兵。


  別小看平民百姓,江浙多丘陵,有些山村封閉而團結,兩村打鬥起來可比戰場兇狠多了。


  職業的打不過領錢的,領錢的打不過天生喜歡的,傅霆州把這些人招募進來,單獨編隊,對倭戰鬥力立刻獲得極大提升。


  之後明軍又幾次和倭寇交戰,實戰中湧現出許多出色將領,比如進士出身自學兵法的胡宗憲,出身登州武將家族的戚繼光,朱紈的舊部俞大猷、盧镗……

Advertisement


  明日,大軍即將圍攻沿海最大的倭寇頭目之一——徐海。如今倭寇大概分兩股勢力,一個是徐海,一個是汪直,隻要能除去這兩人,其餘不過遊兵散勇,不成氣候。


  如今和倭寇開戰已到達攻堅階段,他們對上的不再是小股零散的海盜,而是真正有組織有紀律的武裝勢力。若他們能打敗徐海,之後全力對付汪直,朝廷的勝算立馬加大許多,若明日這一戰失敗……那徐海和汪直相互配合,拖著他們兩線開戰,朝廷軍疲於奔命,越發難以取勝。


  所以,明日這一戰至關重要。


  開戰前夜,王言卿和陸珩出城,登上山坡,眺望廣闊無垠的海面。


  海面幽藍神秘,海浪拍打在岸上,潮聲連綿不絕,聽著讓人心靜。王言卿嘆道:“真是不願意想象,明日,這裡就會被炮火和屍體染紅,再不復此刻的平靜美麗。”


  陸珩說道:“自然無情,千萬年來沒有為任何人改變過,不出一日,海洋就會恢復原本模樣,回不去的隻有人。”


  兩人站在山崗上,背後是萬家燈火,面前是浩瀚海洋。海風從四面八方吹來,掀的兩人衣襟獵獵作響。王言卿壓住胡亂飛舞的頭發,問:“戰爭會結束嗎?”


  會嗎?陸珩這次沒有再給她編織美麗的夢,而是說:“我不知道。”


  人的貪欲無窮無盡,隻要有利益,就會有爭鬥。人的貪婪不止,戰爭就永遠不會結束。


  陸珩問:“你可知為何會有倭寇?”


  “因為東瀛內亂,民不聊生,許多倭人外逃。”


  “不是。”


  “因為西洋人造出了大船,能遠渡重洋來我們沿海,所以有些人被利益驅動,和西洋人做生意?”


  “也不是。”陸珩說,“這些最多是外因,倭人一共才多少人,能逃出來多少;海岸線就在這裡,不是西洋人也會有其他人,他們不造船,沿海就沒有鬥爭了嗎?倭寇最根源的起因,其實是海禁。”


  “為什麼?”


  “沿海和內陸不同,這裡人口繁多,地不夠耕種,自宋以來,浙閩許多人就靠做生意維生。朝廷下令海禁後,他們斷了生計,隻能各地流竄,悄悄運貨,想方設法躲避官兵追捕,逐漸演變成海寇。如果人和地的衝突不解決,即便平定了這一批倭寇,再過幾十年,還會發展出新的問題。”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放開海禁呢?”


  陸珩搖頭:“治理國家,哪是簡單一個選擇題就能管好的。前幾朝皇帝曾陸續松動海禁,在沿海設市舶司。流竄的倭寇是少了,但又牽扯出侵佔土地、官商勾結等問題。皇帝剛登基時,東瀛兩個幕府的遣使團在寧波府市舶司相遇,他們互相敵視,大打出手,引發大規模的仇殺,兩方人馬沿路燒殺搶擄,害死了很多百姓和官兵。這件事情後,皇帝便關閉了浙江、福建的市舶司,拒絕讓倭人登陸。官方途徑關閉,他們就隻能和私人勾結,漸漸演變成倭寇之禍。”


  王言卿這段時間在江南,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她意識到那些飄在海上落草為寇的海盜,未必就是天生壞種。伍勝其實有句話說得對,人都活不下去了,談何忠孝仁義呢?


  王言卿發自真心地問:“那海禁,真的是正確的嗎?”


  “我不知道。”陸珩回頭,笑著看向她,“這是皇帝該考慮的問題,我怎麼知道呢?這麼大一個國家,一管就死,一放就亂,史書上那麼多英豪都感嘆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難,我何德何能,可以回答這種問題?”


  王言卿腦子裡很亂,她想不出答案,默默站在陸珩身邊,和他一起看向茫茫海域。


  這是一個血腥的時代,黨爭激烈,戰火紛飛,每天都有官員卷入朝堂內鬥而亡。但這同樣是一個群星璀璨的時代,朱紈,戚繼光,胡宗憲,俞大猷,京城裡有皇帝、夏文謹、張敬恭,或許,還應該加上傅霆州和陸珩。


  人才輩出,就是盛世的重要標志之一。他們每個都是頂尖的聰明人,齊聚在同一個舞臺上,惺惺相惜又自相殘殺。她有幸生活在這個時代,親眼見證了這些天才的風起雲湧。


  王言卿問陸珩:“倭寇一戰影響深遠,將來必是史書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可是,史書隻會寫胡宗憲巡撫浙江,巧計擒賊,戚繼光、俞大猷保家衛國,英雄名將,其中可能絲毫不會提及你。你不會不甘心嗎?”


  陸珩失笑:“人生連自己這幾十年都活不明白,管身後名聲做什麼?對錦衣衛指揮使來說,出名可不是什麼好事,我巴不得所有人都不要記得我。”


  “你真的不在乎嗎?”


  陸珩望著遙遠的海平面,海天一線,燦爛星河像是要傾入海中。天地如此廣闊,人何其渺小?


  陸珩說:“現在大明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就夠了。”


  有人光芒萬丈,名垂千古,就要有人站在黑暗中,負重前行。盛世不隻是光鮮亮麗的,更多地方隱藏在泥裡,潰爛生蛆,需要有人剔掉裡面的腐肉,扛著它繼續前行。


  但將來大家能記住的,始終是那個輝煌強大的盛世。


  海風越來越冷了,再等下去城門要關閉了。陸珩和王言卿相攜下山,他們兩人的馬系在樹上吃草,看到他們回來,興奮地長鳴。


  陸珩先解開王言卿的馬,將韁繩遞給她。王言卿熟練地翻身上馬,她坐好後,陸珩也上來了。兩人無需再多言,陸珩輕輕喝了一聲,駿馬立刻展蹄飛奔,王言卿隨即跟上。


  他們沒有叫侍衛,一前一後朝城門奔去。


  背後新月如鉤,寒風蕭蕭,前方九重城闕,萬家燈火。


  而此刻,唯有他們兩人。


第132章 喜脈


  倭寇戰爭逐漸步入正軌,傅霆州學的是傳統兵法,雖然不擅長水戰,但知道如何用人。胡宗憲為人圓滑,善用詭計;戚繼光自創鴛鴦陣,因地制宜;俞大猷風格剛猛……


  自古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而現在湧現出這麼多出色的將領,可見天意都站在大明這邊。但陸珩沒時間等戰爭勝利了,接下來是正規軍的戰場,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以功成身退了。

暢銷精選

錯撩病嬌反派
錯撩病嬌反派 "系統發布攻略任務後就故障失蹤了。 三年後,我正拉著攻略成功的男主逛街。 回歸的系統突然發出尖銳爆鳴: 「宿主,宿主!糟糕糟糕 omg! 「搞錯人了!這不是男主,這是要嘎你的反派啊!」 我聞言沉默,看了看身邊男人,又看了看手上戒指發呆—— 靠,不早說,婚都結了。"
在十七歲這年終止
在十七歲這年終止 陸斯淮喜歡上我室友了。 他帶著我室友,當眾和父母對抗,要宣布解除我和他的娃娃親。 他指著我,對雙方家長說: 「我根本就沒喜歡過她,和她結婚隻會讓我惡心。」 那也成為我喜歡陸斯淮的最後一天。 後來,我被其他男生告白。 他卻拼命阻止我和別人在一起。 手裡拿著兒時他曾給我寫的婚書。 「你明明說好……長大後隻會嫁給我的。」
一塘死蟹
一塘死蟹 "大閘蟹豐收季,大學畢業的我回村幫村民賣螃蟹。 採購經理拍著我的肩膀說:「小王啊!能喝幾杯,我就買幾噸!」"
青春做局
青春做局 "放學時,轉校生攔住了要和我一起去補習的竹馬沈徹。 轉校生說自己是攻略者,攻略對象是沈徹。 如果攻略失敗,她會死。"
我的竹馬戀愛腦
我的竹馬戀愛腦 我有一個秘密。我是男生,卻喜歡我的竹馬顧昱。媽媽說, 自己的媳婦兒要自己養。所以從小我都把最好的留給他。後 來,我發現顧昱喜歡的另有其人。
傳奇皇妃李鐵柱
傳奇皇妃李鐵柱 我進宮那年,隻有十四歲,參加皇太孫 選妃。皇太孫金尊貴,而我在秀女之中並不出眾,從未想過能當選太孫妃
白月光替身擺爛後爆紅了
白月光替身擺爛後爆紅了 "薑茶出身好、長得美,還有感情穩定的豪門未婚夫、狼狗竹馬、頂流偶像弟弟陪伴。 大家都說,薑茶是人生贏家。 直到,薑茶發現,她隻是一本豪門買股文的替身女配。 她的豪門未婚夫、狼狗竹馬、頂流偶像弟弟,將她當作白月光替身。 等白月光本人回來,她就再也沒有好日子。"
抓馬攻略計畫
抓馬攻略計畫 我跟閨蜜一起穿書了,系統讓我攻略陰鬱太子,讓她攻略腹 黑王爺。我倆兢兢業業攻略了五年,攻略進度停在90%不 動了。我:「我卷不動了,想躺平了。」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20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