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後我重生了

第187章

字數:3949

發佈時間:2024-11-05 13:57:09

  席位相鄰們的藩王互相看看,心裡都升起了幾分沉重。


  南康長公主落淚,肯定是因為觸景傷情,想到了她造反被廢的哥哥豫王,可他們也是藩王啊,一不小心也可能被朝廷盯上!


  就這幾年,先是湘王,再是河南八王,緊跟著去年的晉王,三十一位藩王已經去了三成!


  無論這幾位王爺是自己找死,還是朝廷殺雞儆猴,於他們而言,都是血淋淋的先例。


  宴席持續了一個時辰,有些藩王醉了,年紀大的則連連哈欠,強打著精神。


  元祐帝吩咐陳敬宗:“午宴隻為敘舊,驸馬送諸位王爺去京驛休息,晚宴時咱們再共議國事。”


  眾藩王齊齊行禮。


  陳敬宗送他們出宮,宮裡不好多說什麼,到了京驛,這一幫藩王就把陳敬宗圍住了,希望驸馬爺先給他們透露點消息,究竟要商量什麼國事,莫非朝廷要撤他們的藩了?


  陳敬宗扶住頭發全白的秦王,一臉無辜地對眾王道:“這事我真不知道,我在衛所當差,最近光顧著捋順咱們這一家子親戚關系了,長公主天天考我,說錯一個就要罰跑一圈,有次我也好奇,問她皇上叫宗親們進京所為何事,結果我才問出口,長公主就罰我跪下,怪罪我不該妄議朝政!”


  眾王:……


  雖說長公主的威風早就傳遍天下,可你好歹也是首輔家的親兒子,長公主不告訴你,你就不知道去問你爹?


  有人試探地提了下陳閣老。


  陳敬宗臉色一沉,後來又顧忌不好太落了一位王爺的面子,他勉強和氣地道:“我跟他沒什麼話可說,哪位王爺想見陳閣老,我倒是可以為你們帶路,親自把你們送到陳府去。”


  眾王:……


  他們這一路進京,各地的小知縣都不敢湊得太近,唯恐被朝廷安個“勾結藩王”的罪名,今日他們敢去陳府求見陳廷鑑,陳廷鑑就敢親自綁了他們送給朝廷!


  “沒事了,驸馬請回吧!”

Advertisement


  陳敬宗走了,還有戚太後、元祐帝派來的宮人們盯著,眾藩王也不好聚在一塊兒,各自回別院休息。


  陳敬宗先去宮裡交差,因為晚上的宮宴沒他們夫妻什麼事,他接了華陽就回長公主府去了。


  到了棲鳳殿,華陽問他眾藩王的表現。


  陳敬宗:“有幾個老狐狸,有幾個酒囊飯袋,還有一些看不出真老實假老實的。”


  再厲害的祖宗,也不能保證子孫個個都是人中龍鳳,像已經被廢掉的湘王、豫王,放在普通人家都是沒出息的紈绔,隻是他們多了一層藩王的尊貴身份,因為貪財貪色而犯下的惡便要遠重於普通紈绔。


  也就是說,這次宮裡要推行新政,隻要說服了那些精明的藩王,其餘的酒囊飯袋自然就順從了。


  .


  黃昏時分,二十一位藩王再次入宮。


  這次的宮宴在乾清宮,戚太後沒有出現,陪在元祐帝身邊的是五位閣老。


  席上也沒有酒,防著有人醉酒誤事。


  既無酒,也無歌舞,這頓晚宴結束時,天還沒有黑。


  宮人們搬走席案,再換了一張張矮幾放在元祐帝以及眾藩王面前。


  宮人們退下,這時,沈閣老、陸閣老分別拿著一疊文書,一一發放給諸藩王,每人兩份。


  元祐帝正色道:“今年朕欲推行兩條惠國惠民的新政,關系到我朝能否恢復太祖、成祖時的繁榮昌盛,朕不敢一人決斷,故而請諸位藩王進京共議,還請各位先行閱覽。”


  眾藩王聞言,交流過一番眼色,紛紛拿起面前的文書。


  兩份文書上面,分別寫著“宗親、官紳一體納糧”以及“攤丁入畝”。


  有人神色平靜,有人皺起眉頭,有人臉色鐵青,有人面露迷茫,字雖然都認識,但看的不是太懂,畢竟這些王爺也有聰慧、愚笨之分。


  當所有人都放下文書,陳廷鑑笑了笑,站在元祐帝左側,言辭簡練地解釋了一遍。


  終於聽明白的兩個藩王立即反對起來:“這怎麼行,老祖宗冊封藩王時就說得清清楚楚,免除藩王宗親一切賦役,列祖列宗們守了兩百年的祖制,哪能說變就變?”


  更聰明的,不提宗親納糧,反而提到天下官紳,從官紳的角度勸說元祐帝三思。


  二十一位藩王,二十一張嘴,殿內一片嗡嗡議論之聲。


  何清賢突然一聲怒斥,隔著端坐的元祐帝對陳廷鑑道:“我就說這些迂回的改革沒用,你非要改革,改什麼改,直接恢復太祖他老人家的祖制,藩王宗親禍亂百姓,抄家削藩貶為庶民,至於那些不想著為朝廷百姓做事的貪官汙吏,更不用客氣,一律處斬!”


  眾藩王:……


  論名氣,何清賢何青天比陳廷鑑還大啊!


  陳廷鑑皺眉道:“諸位宗親與皇上同宗同源,豈能動輒喊打喊殺?天下官紳何其多,難以一一徹查,也不是你一句按律法處置就能解決的。”


  何清賢指著那些藩王:“可這二十一位藩王都不同意新政,你又如何說服天下官紳納糧?”


  陳廷鑑便苦口婆心地為眾藩王講解推行新政的迫切與必要。


  眾藩王反應淡淡,哪怕態度好的,也是模稜兩可。


  何清賢就又與陳廷鑑爭執起來,一邊爭執一邊用目光打量這些藩王,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吵吵嚷嚷的,元祐帝突然一拍桌案,讓內閣先退下。


  五位閣老神色各異地退到殿外。


  眾藩王再看看年僅十六歲的小皇帝,心頭都輕松了幾分。


  山東的魯王摸著胡子,語重心長地對元祐帝道:“皇上年輕氣盛,急著成就一番帝王事業,讓百姓富足國家強盛,隻是皇室治理天下靠的正是那些官紳,百姓無知也容易被各地的官紳挑唆,這兩條新政絕不會為官紳士族所容,皇上還是慎重吧,何閣老那全是書生意氣,想的太簡單了。”


  元祐帝看他一眼,突然喊了聲曹禮。


  曹禮再拍手,兩個小太監便抬著一個大火盆進來了,放在大殿中間。


  火盆裡沒有炭火,隻有一封封奏疏,有的紙張陳舊,有的嶄新如初。


  元祐帝對魯王道:“王叔說何閣老書生意氣,卻不知道何閣老有多尊崇太祖他老人家的祖訓。在定下這兩條新政之前,何閣老的主張便是殺盡天下貪官。他恨貪官,更恨辜負太祖厚望魚肉百姓的各地藩王,貪官太多,何閣老便先整理出幾十年來各地官員狀告藩王不法之舉的奏疏,一股腦堆到了朕面前。”


  眾藩王臉色齊變!


  元祐帝走到火盆前,隨意拿起一封,看看封皮,轉向蘭州肅王那邊:“蘭州來的折子,怕是要告肅王兄。”


  肅王連忙離席,繞出來撲通跪下:“臣冤枉,臣前年才繼承爵位,這兩年一直都約束王府子弟,不敢有任何悖法之舉,還請皇上明鑑!”


  元祐帝笑笑,將那封奏疏扔回火盆,再讓曹禮取來火折子,一把火放了進去。


  火光漸漸變盛,映紅了眾藩王的臉。


  元祐帝坐回龍椅,目光一一掃過眾藩王:“天下之大,幾千萬百姓,唯有在坐的諸位與朕是本家,是骨血至親,朕又豈會因為官紳挑撥,輕易治罪自家親戚?”


  二十一位藩王全部離席跪下,高呼皇上聖明。


  元祐帝看著那一顆顆或黑或白或灰的腦袋,淡淡道:“可朕有一句話也不是危言聳聽,早在武宗朝時,國庫便已捉襟見肘,不僅沒有銀子發軍餉、賑災,連給宗親的食俸也連年欠賬,到世宗到先帝朝,這種情況不見任何好轉,朕這個皇帝也十分難當。”


  “朕若不改革,官紳將越來越貪,百姓會越來越苦,朕沒有銀子平定內憂,也沒有銀子鞏固邊關,邊關不穩,外敵必然會擇機入侵。到那時,百姓巴不得輔佐新朝推翻咱們老祖宗的基業,官紳亦可藏著家產投靠新朝,外敵要安撫百姓,要爭取官紳的支持,可他們也需要銀子,諸位說說,他們會對什麼人下手?”


  眾藩王個個面色沉重。


  真有滅國那一日,皇上太後活不了,他們這些藩王也是外敵必將鏟除的眼中釘。


  元祐帝:“朕推行新政,既是為了保住朝廷,也是為了保住你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天下官紳盤根錯節,光靠朝廷怕是難以服眾,所以朕才要諸位藩王一起納糧,連你們都配合新政,官紳便沒有了反對的理由。官紳納糧了,朝廷便有銀子加固邊防發放軍餉,老祖宗的江山穩固,再往下傳個兩百年兩千年,諸位藩王宗親才能跟著一起尊享福澤延綿。”


  此話一出,衡王、益王最先表態,願意配合新政。


  白發蒼蒼的秦王瞥眼火盆裡尚未燃燒幹淨的一堆奏疏,再想想時不時告急的西北邊關,也顫巍巍地表示支持。


  秦王能看明白的,其他老狐狸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元祐帝看似燒了那些狀告藩王的奏疏,其實也是變相地在威脅他們,配合新政便可相安無事,藩王若敢不從,那元祐帝能得到這些奏疏,自然也能拿到新的,到那時,他們便會步廢湘王、廢晉王的後塵!


  銀子重要,還是命重要?


  小皇帝雖然年輕,可他身邊有陳廷鑑,陳廷鑑又通過考成法任用了一大批聽他話的官員、將領。


  就算二十一個藩王同時造反,最終有機會成事的也就一兩個,其他的都會被朝廷先一步誅殺。


  誰敢保證自己一定會活到最後?


  “皇上高瞻遠矚,臣等願擁護新政,為皇上馬首是瞻!”


第174章


  大事談完, 呂、陸、沈三位閣老送諸位藩王一道出宮。


  元祐帝帶著陳廷鑑、何清賢去了御書房。


  他手裡拿著一份《告列祖列宗書》,上陳他這次推行新政的起因與新政概要,簡簡單單一封文書上, 除了加蓋他的玉璽,二十一位藩王也都籤了名字按了王印。


  縱觀本朝二百餘年, 唯獨元祐帝做了這麼一件聯合眾藩王的大事。


  元祐帝展開明黃的卷宗,又細細欣賞了一遍。


  何清賢不滿道:“那麼多告狀的折子都燒了,皇上對諸藩王還是太仁慈。”


  元祐帝:“讓他們做事,總要給些好處,更何況朕隻是一筆勾銷了前罪, 若他們以後再犯, 朕仍然可以追究。”


  何清賢:“諸王雖然應承了此事, 回封地後未必真就願意配合, 或是找些借口推諉,或是在官紳那邊拱火, 隻要官紳出頭成功阻攔了新政, 藩王照樣坐享其成。”


  元祐帝看向陳廷鑑。


  陳廷鑑笑了笑:“召他們進京, 是為了向天下官紳百姓表態,朝廷推行新政勢不可擋, 敢擋者, 殺了便是,此乃先禮後兵。”


  何清賢:……


  還說他狠,輕描淡寫放狠話的首輔大人才是真的狠!


  翌日早朝, 二十一位藩王也來了。


  滿朝文武, 其實絕大多數都是被內閣逼著同意新政的, 聽說元祐帝要召藩王們進京時, 他們比元祐帝更盼望藩王們早點來, 盼望著藩王們能掐斷小皇帝的荒唐念頭。


  讓他們失望的是,曹禮才宣讀完推行新政的聖旨,二十一位藩王比內閣跪得還快,轉眼就烏壓壓跪了一片。


  藩王們身份比他們高,手裡的田地也比他們多得多,藩王都跪了,滿朝文武誰還敢反對?


  當天傍晚,華陽從陳敬宗口中得知了此事。


  新政的第一步真正跨出去了,最難纏的藩王們那邊至少面上已經承諾會配合新政,不敢生太大的亂,否則朝廷憑借一卷《告列祖列宗書》便可前往其封地治罪。


  華陽松了口氣。


  陳敬宗拎起酒壺,看著她道:“總算沒白費我認了那麼多親戚。”


  華陽笑道:“將來新政有了成效,我叫皇上給你記一大功。”


  陳敬宗將壺口對準她的白瓷碗:“不用勞動皇上,長公主陪我喝兩口,便足以做我的報酬。”

暢銷精選

沙雕太子嫁給死對頭
沙雕太子嫁給死對頭 "孤嫁給了孤的死對頭。 怎會如此?孤可是太子啊! 孤的弟弟佔有了孤的兄長。"
低血糖就該被踹嗎
低血糖就該被踹嗎 從高鐵站出來低血糖犯了,我渾身直冒冷汗。摸到兜裡揣著 的奶茶店糖包,哆嗦著手往嘴裡倒。還沒倒嘴裡就被一個一 米八帥哥壓地上了。
小姑子迷戀鴿子肉老公全家倒大黴
小姑子迷戀鴿子肉老公全家倒大黴 "小姑子懷孕後,迷戀鴿子肉,每天就愛吃新鮮現殺的鴿子。 婆家為省錢,將喂養、烹煮鴿子的活全塞給我。 我勞心勞力的照料,卻在兩個月後腦部感染隱球菌,危在旦夕。"
綁定賢德系統後我被騙試管,重生後我反殺渣男炸系統
綁定賢德系統後我被騙試管,重生後我反殺渣男炸系統 "我被迫綁定“賢德系統”。 上輩子,我和周涵約定試管要女兒,他卻暗中選了男孩。"
綏卿
綏卿 大婚當晚,顧君辭告訴我,他已有心上人。所以,他隻能給我皇後的
綠茶室友成了我妹妹
綠茶室友成了我妹妹 "我不小心弄髒了綠茶室友的限量版裙子,她尖酸刻薄地罵我賠不起。 我仔細一看,這不是我前幾天吃燒烤滴上油讓管家劉姨給扔掉的那條嘛。"
桃花送來的夫君
桃花送來的夫君 我曾告訴江淮,我不做妾的,他笑了。 告訴我,隻有端莊有度的女子可為正妻,我適合做金絲雀。 我轉頭以正妻身份嫁與他人。 出嫁當天,江淮搶親了。 他紅了眼睛質問,宋昭昭,你要嫁給誰?
小產後夫君趁機要我命
小產後夫君趁機要我命 "我失憶第三年。 婆母給了我一碗落子湯,我失去了腹中孩子。"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20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