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等我,我等到他和別人定親,我要遠嫁和親的消息

第2章

字數:3919

發佈時間:2025-07-10 15:42:22

程肇棄文從武。他跑去定國公府求國公爺收他為徒,他要學武參軍。


 


定國公讓他哪涼快哪呆著,他就在國公府門口跪了三天,跪到定國公松口。


 


我給他帶了最好的止疼膏。


 


看著他紅腫的膝蓋,我還是沒忍住眼眶裡的淚,“你不是最喜歡讀書麼,幹嘛要去學武?”


 


程肇仰頭看著我,臉上依舊是像極了程太傅的古板,但他的眼睛很亮。


 


“大虞不缺讀書人。公主,我要進陶家軍,為大虞找出路。”


 


在我記憶裡,程肇是除了皇兄之外最聰明的人,連父皇也誇他。


 


那時的我,已經隱約能明白他說的出路是指什麼。


 

Advertisement


從那以後,我常常往定國公府跑,看著程肇從滿嘴之乎者也的書呆子,變成累了就不顧形象趴在地上的糙人,看著他從拿著木劍都手抖,到一手紅纓槍耍得虎虎生威。


 


入軍營第一天,程肇穿著陶家軍的盔甲,手持紅纓槍,騎著駿馬飛馳而來。


 


他高舉紅纓槍,笑容燦爛,“公主你看,我有資格進陶家軍了!”


 


陽光灑在他臉上,紅纓隨風飄揚,我好像看到了話本子裡鮮衣怒馬的少年郎。


 


直到很多年後,我都能清楚的記得這個畫面,記得那個少年陽光下明媚的笑臉。


 


程肇真的變了很多,長高了,人壯了,皮膚也黑了。


 


不變的是,他依舊每天都滿身是傷的跑來找我要止疼膏。


 


“公主,這止疼膏能不能多上點兒?太疼了!”


 


“公主,你下次包扎能不能別綁蝴蝶結,會被軍營的人笑話…”


 


“公主別生氣,我沒嫌棄你的意思。”


 


“好公主?好安虞?別生氣好不好?我給你打狼牙?”


 


“…”


 


陶璎說,程肇是學武打通了任督二脈,激發了話嘮天賦。


 


10.


 


定合三十年。


 


我及笄了。


 


父皇母後為我舉辦了盛大的及笄禮。


 


宴會開始前,程肇就避開所有人,給我帶來了及笄禮物。


 


“公主你看,這是我答應給你打的狼牙。”


 


他掌心有很多繭,被穿成手鏈的狼牙就躺在手心,上面還掛了兩顆銀色的小鈴鐺。


 


我看著他還掛在脖子上的另一隻手,“你真去打狼王了?”


 


進軍營多年,程肇早就打過狼了,但他說:“隻有狼王的狼牙,才配得上公主。”


 


程肇從窗戶翻進來,用一隻手艱難的替我戴上手鏈。


 


“喜歡嗎?”


 


“…嗯…喜歡。”


 


程肇是皇兄的伴讀,但這些年他跟我在一起的時間遠比皇兄多。


 


記憶裡那個每天陪我抄書的書呆子,慢慢變成了每次上藥都龇牙咧嘴的混小子,最後又變成了眼前這個笑容明媚的少年。


 


鬼使神差,我說了句:“程肇,我及笄了…”


 


程肇愣了愣,臉頰慢慢泛起紅色,就像那年他陪我一起抄書時,一樣的紅色。


 


“我知道…”


 


程肇眼底的光比星辰還亮,“安虞,等我。”


 


等他什麼呢?


 


他沒說。


 


但我知道。


 


可我沒想到最後等來的,卻是程肇和陶璎定親的消息。


 


11.


 


同年九月,陶璎及笄,父皇下旨賜婚。


 


人人都道,定國公府小小姐出落得亭亭玉立,才女之名名動皇城。


 


程太傅之子意氣風發,小小年紀便在陶家軍任職副參領,還是定國公指名要繼承衣缽的人。


 


武將之女,文臣之子,天作之合。


 


是啊,自幼體弱的陶璎需要一個能繼承定國公府的夫婿,程肇是最合適的人選。


 


程肇想掌管陶家軍,為國奪回圭城,陶家女婿是最合適的身份。


 


他們是天作之合,連婚期都選在科舉最後一天,這個萬眾矚目的特殊日子。


 


可無人知曉,太傅府紅燭高燃的那晚,東宮屋頂上有兩個失意人,抱著酒壇酩汀大醉。


 


我將手鏈對著殘月,鈴鐺發出清脆聲響,狼牙在月光下折射出淡淡銀光。


 


“皇兄,我想去搶親。”


 


皇兄沒回話,他隻是愣愣的看著手上一支雕得有點醜的玉簪。


 


那是我親眼看著皇兄雕刻的,他說是送給陶璎的及笄禮。


 


朝夕相伴十一載,那個總是膽怯的跟在他身後,軟軟糯糯叫“太子哥哥”的小姑娘,終究還是走到了他心裡。


 


可惜這份禮,到底沒送出去。


 


皇兄是大虞太子,就連失態也是克制的。


 


這一晚,他一句話沒說,隻是一口接一口的灌酒。


 


酒醒之後,他還是大虞太子,我還是大虞公主。


 


隻是我們誰也沒想到,酒醒後聽到的第一個消息,是程肇S了定國公,叛逃皇城,不知所蹤。


 


12.


 


定合三十一年。


 


定國公於自家孫女新婚之夜,發現即將進門的孫女婿與永樂王餘黨勾結,欲揭發,遭滅口。


 


新娘子撞見丈夫SS祖父的一幕,一聲尖叫引來眾人。


 


程肇逃了。


 


翌日。


 


父皇下令刑部嚴查此事,卻在程太傅書房搜出大把和永樂王餘黨來往的書信。


 


原來,嚴肅古板、曾在金鑾殿上大罵父皇是逆賊,最終又歸順裴家的程太傅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想法。


 


原來,君臣一心的朝堂有近一半的大臣同餘黨有勾結。


 


原來,一腔熱血要報國的程肇,是永樂王外孫。


 


原來,他一心想進陶家軍,不是為大虞尋找出路,而是想策反陶家軍…


 


那天,陶家軍被卸甲奪權,禁足於城外三十裡的郊外;程太傅被打入天牢,同行的還有一眾勾結餘黨的世家大臣;陶璎守著定國公的屍體哭到暈厥,宮中太醫去了定國公府一波接一波。


 


山雨欲來風滿樓。


 


父皇忙,皇兄也忙,我倒成了最清闲的人。


 


13.


 


我去看了陶璎。


 


她躺在床上,蒼白的臉色不施粉黛。


 


我突然驚覺,那個頂著瘦弱身體也要跟我打架爭大哥,像扶桑花一樣豔麗的小姑娘,不知何時收起本性,變成了恬靜賢淑的大家閨秀。


 


“節哀”兩個字太蒼白,我終究還是沒說出口。


 


“吃過藥了嗎?”


 


陶璎點點頭,“公主,陪我聊會天兒吧。”


 


我們曾是無話不談的朋友,但自從她和程肇定親後,我們的話題越來越少,她進宮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程肇…


 


這個名字我不敢提,可陶璎提了。


 


“定合十六年那一戰,史書上寫了我爹和四位叔叔以少於瞾國十倍的兵力奪下馭、泮二城。”


 


“但沒人知道,我三叔被瞾國主帥套馬拖行,S後還被砍下頭顱;我四叔被亂刀砍S,成了一灘爛泥;我小叔被挑斷手腳,吊S在泮城城牆;我爹和二叔為了奪回小叔屍體,中了埋伏萬箭穿心。我爹拼著最後一口氣,用自己的屍體撐住大虞國旗幟,讓泮城重歸大虞。”


 


“公主,大虞是每個大虞國人的家,陶家人為守家捐軀,不悔。”


 


“收三城失地,守大虞國土,不僅是裴家和陶家的責任,更是每一個大虞國人的責任,這是程肇說的。”


 


我知道這是程肇說的。


 


當年的小佛堂,程肇就跟我說過這些話。


 


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會反復夢到陶璎的爹和四位叔叔S去的樣子。


 


所以,那晚信誓旦旦要為大虞尋找出路,放棄自己最愛的書本,逼著自己成為馬背上的將士的人,怎麼可能會反?


 


14.


 


程肇確實反了。


 


他自幼在皇宮長大,熟知宮中布局,又有一大部分兵力被調去看守陶家軍。


 


僅僅一天,程肇就帶著不知道從哪兒竄出來的永樂王餘黨圍了皇宮。


 


那天,皇宮內院廝S漫天,血流成河。


 


母後抱著我躲在小佛堂,父皇和皇兄都去了金鑾殿。


 


他們是天子、是太子,皇宮內亂,他們不能躲。


 


不知過了多久,宮裡的廝S聲終於結束。


 


有人手持紅纓槍,帶著一群官兵闖進小佛堂。


 


是程肇。


 


“臣程肇,參見皇後娘娘,參見公主殿下!”


 


15.


 


定合三十一年。


 


程肇以永樂王外孫之名,領永樂王餘黨逼宮,救程太傅等守舊派世家大臣於天牢,圍困天子與太子於金鑾殿。


 


危難之際,本該入土安葬的定國公手持兵械,帶著被禁足郊外的陶家軍憑空出現。程肇臨陣反水,與陶家軍一同護駕,誅S逆黨於金鑾殿。


 


程太傅跪地高呼裴家萬歲,上交世家大臣與逆黨勾結的證據。


 


《大虞正史》記載,那一戰,皇宮之內血流成河,屍骸遍地。


 


但皇宮之外,一片安寧。


 


16.


 


直到科舉放榜,父皇提拔了一批又一批的寒門才子,我才知所有真相。


 


程肇根本不是什麼永樂王外孫,他母親是個孤兒,生他時難產身亡。


 


程太傅是寒門子弟入仕,年輕時聽信讒言,誤以為裴家真是為了野心謀權篡位的逆賊。


 


但後來定國公親自跟他講述真相,他在朝為官,親眼看到父皇所作所為,才知道裴家謀反的初衷。


 


程太傅愛國為民,知道大虞外憂內患,以身入局,和定國公、父皇一起布局十餘載,才清除了心懷不軌的世家大臣,還大虞朝堂一片清明。


 


無意知曉真相的程肇同樣以身入局,引誘餘黨的主要人員入宮,一網打盡,同時派人摧毀餘黨所有據點。


 


他們將行動時間定在科舉最後一天,是為了防止盤根錯節的世家對中榜學子下手,也是為了讓朝堂各職位能第一時間有人頂上。


 


父皇、定國公、程太傅、程肇…


 


所有人都在盡最大的努力將損失降到最小,沒讓普通百姓有一絲傷亡。


 


大家都放下了心中的大石頭,母後卻開始忙著為我選驸馬。


 


我喜歡程肇,母後知道。


 


皇兄喜歡陶璎,母後也知道。


 


母後說過,若我不想嫁時,她不會催我。


 


可如今母後卻把皇城各大青年才俊的畫像放在我面前。


 


“安虞,你的婚事得早點定下,你得早點嫁人。”


 


我不懂母後為什麼突然變得這麼著急,後來我才知道,她當時說這句話的表情充滿了愁緒。


 


17.


 


瞾國來人了。


 


《大虞正史》記載,瞾國上次來人,帶走了馭、泮、圭三城,白銀七十萬兩,美人三千。


 


但這一次,他們是來求親的。


 


瞾國皇帝上個月剛滿六十,想求娶我這個大虞公主當貴妃。


 


貴妃,說白了就是一個妾。


 


瞾國此舉,是想羞辱大虞。


 


可惜,裴家不是前朝。


 


朝堂之上。


 


皇兄撕了瞾國送來的求娶文書。


 


父皇以“近來皇城不太平”為由,將瞾國使臣囚於驛站。


 


新上任的眾大臣義憤填膺,懷揣一腔報國熱血大罵瞾國狼子野心,紛紛上書主戰,偶爾有幾個勸告的聲音也被壓下。


 


程肇磨刀擦槍,劍指瞾國,隨時準備領著陶家軍出兵上陣。


 


連一把年紀的定國公都在每日擦拭鎧甲,欲以殘老之軀為國徵戰。


 


所有人都在護著我,不被送去瞾國受苦受難。


 


所有人都在護著大虞,不被瞾國羞辱踐踏。


 


可我知道,這一戰,不能打。


 


至少現在不能。


 


大虞剛平息內亂,即便所有人都在盡全力將損失降到最低,但永樂王餘黨籌謀多年,同各大勢力盤根交錯,一舉清除是在給大虞換血。


 


新上任的大臣還沒完全熟悉自己的職位,可堪大用的武將寥寥無幾。


 


清逆黨、肅朝堂,是在大虞心髒處剜下一塊肉才達到的目的。


 


瞾國就是看準這個時機,故意挑釁。


 


我看透了一切,自然不允許瞾國奸計得逞,因為我是大虞公主。


 


當年思過堂後,我一直在尋找自己大虞公主的責任。


 


如今,我找到了。


 


我穿上嫡公主的宮服,走上正在討論派誰領兵討伐瞾國的朝堂。


 


“兒臣,願嫁瞾國。”


 


18.


 


皇兄第一次罵我,當著文武百官的面。


 


父皇第一次對我生氣,把我關進了思過堂。


 


連母後也抱著我哭,說我是個傻子。


 


但最後,我還是坐上了去瞾國和親的馬車,由程肇率兵護送。


 


和親隊伍出發那天,很多人都來送我。


 


父皇、母後、皇兄、程太傅、定國公…


 


他們給我準備了很多嫁妝,但我唯一貼身帶著的,是定國公給的花名冊。


 


一本承載了定國公多年執念,承載了三千故人歸國之心的花名冊。

暢銷精選

並蒂
並蒂 姐姐自殺前給我打了九個電話,我沒有 接到。所有人都說,我是害死姐姐的兇 手。包括我訂婚的男友。曾經陪著我
福棄
福棄 "我出生當天,我爸就在工地上出事斷了腿。 村裡有位德高望重的長輩說我是個掃把星,會禍及家族。 同產房一位阿姨自己難產女兒沒了,趕在我媽掐死我之前收養了我。"
獎學金被擠佔後
獎學金被擠佔後 "班長把獎學金名單發到了群裡。 績點專業第一的我,來回看了三遍,都沒找到我名字。 而成績墊底的班長,卻拿了一等獎。"
離婚之後我可以變得更好
離婚之後我可以變得更好 和李澤結婚的第五年,他的白月光離婚了。白月光對他掉掉眼淚,他
卿卿寶貝
卿卿寶貝 兒子被請家長,班主任是我前男友。他扶了扶眼鏡,「你侄子?」
掌中寶
掌中寶 "我爹嗜賭,輸了銀子後賭坊找上了門要債。 要麼還錢,要麼抵命! 他既不想還錢,也不想抵命。 當天夜裡,我就被送進了賭坊老板的房裡。 那人年近三十,面貌兇悍,以為我會抵死不從。 誰知,見他第一面,我就淚眼漣漣靠進了他的懷裡。 「三爺,我怕~」 從那以後,王招娣成了王寶珠。 富貴賭坊多了一個金尊玉貴的老板娘。"
上了親子真人秀後我火了
上了親子真人秀後我火了 穿越後,我成了擺爛帶娃女主的對照組。女主睡懶覺讓小孩 給她做飯時,我凌晨六點爬起來給小孩做早飯。【還有兩個 小時蓉媽就要起來給孩子做早飯了!】
雲裳
雲裳 "我花了一千兩在花滿樓贖了個男妓。 後來家道中落,舉家流放。 他站在碼頭上,冷冷地看著我:“你這性子最是嬌慣,正好吃吃苦頭。” 我沉默著,撿下他丟過來的一貫錢。 後來我東山再起。 他被拋棄,於市井裸身求我收留。 我把那一貫錢還給他。 “你啊,這苦頭才剛剛開始呢。”"
設置
  • 主題模式
  • 字體大小
  • 20
  • 字體樣式
  • 雅黑
  • 宋體
  • 楷書